澳洲为什么东西都好大?
因为澳洲是个“大块头”,国土面积世界第六,人口数量世界第五十。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 (4.5人/km²) ,所以,在这样一块广袤的土地上建一个城市,或者修一条公路,自然就不容易堵车了... 至于为什么它的人均GDP排名全球第19,而人均收入排名却只有80多位——因为这6个GPD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七成左右,所以一个人口大国想要进入这个行列自然是难上加难的。
澳大利亚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则发展相对滞后;而出口商品中,矿产和农、林产品是其主力,因此进出口贸易的失衡和外贸条件的恶化(例如铁矿石价格下跌)对澳大利亚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在金融方面,澳洲央行连续降息至历史新低2%,并且预测利率还将继续下降。过低的利率环境不仅不能刺激投资,反而可能使得消费、房地产等需求上涨,推升通货膨胀。目前,澳大利亚的CPI已经上升至2%~3%之间,远远超过央行设立的目标值。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一直在缩减开支,减少税收来缓解通胀压力。然而,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以及澳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变化,想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重手段控制物价,效果似乎微乎甚微。 面对严峻的通胀形势,澳洲政府终于选择了加息,尽管幅度很小。从长远来看,通货膨胀没有降下的迹象,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是大势所趋。
澳大利亚土地面积有761.2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排名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和我国的三个自治区(内蒙、新疆和西藏)加在一起的面积约相当。其边界线总长35888公里,是全球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
澳大利亚东部是一片低洼的平原,在几百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底慢慢上升成为陆地。因此,平原下面的岩石是很疏松的,很容易被侵蚀,所以在海水退却以后,地面经受水流和风的侵蚀,形成了一片片的平原。 平原上是一些疏菜和谷物,有的地方因为不太适于耕种,就当牧草种了,养的牲畜主要是羊。所以澳大利亚又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地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西面和南面是一片巨大而平坦的高原,平均高度只有600 - 700米,虽然没有山峰,但是由于周围低洼,因此显得地势很高,高原上人烟也很稀少。 高原的主要矿产有铁、铜、铀、铝和石油,是一个矿产品出口大国。
澳大利亚之所以“大”,主要体现在他的面积和地广人稀,而至于他出产的物产个头大并不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现象。因为食物的大小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类食物的大小与植株和茎干的大小有直接关联,而植株和茎干的大小又因品种以及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有直接关联,特别是植物生长在接近赤道的热带地区通常体形比较大,澳大利亚虽然地跨热带和温带但北回归线横穿它的北部,北部地区属于热带,其他地区为温带。可见澳大利亚因为跨亚热带和温带,光照、温度等条件比较优越,所以植物类食物体形比较大,像我们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比北方出产的甘蔗、香蕉和菠萝就大得多。
另外,不同动物在同一地区生长,个体大小往往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这是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植被、降雨量不同,它们的食物构成也存在差异,导致在不同地区生长的动物个体大小不同。例如,我国的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要大得多。澳大利亚之所以动物个体大,除了与一些环境条件优越有关外,与它长期与其他大陆相隔离,没有外来动物的激烈竞争,使所有动物没有被不断优化导致个体变小。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澳大利亚出产的物产个头大,就说澳大利亚是个“大”国。更片面的理解澳大利亚的东西“大”,这也算是一种地域歧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