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怎么跟导师套磁?

庾珊华庾珊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正好帮同学做了几个导师内推,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理解,简单说一说。 首先,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名校)的保研名额是按学院分配的,也就是说如果同一个专业有两个以上的人保,那么学院一般会尽量满足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但如果只有一个名额,而有多人申请,那就得拼运气了——谁收到面试通知谁就是那个幸运儿。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的某些专业是把所有保研的学生凑一起进行面试,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运气”一说。总之,能拿到offer的同学都是足够优秀的!

其次,关于如何联系导师的问题。现在各大高校大多都采取“申请-审核制”的招生方式,意味着只要符合条件即可拿到复试资格,不需要等待所谓的“调剂机会”——当然,如果你自身条件非常优秀,那么即使没有收到复试通知,也有可能直接被导师“预录取”。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先发邮件联系导师也是一种“保险”措施。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发了邮件就能顺利拿到offer,因为有些导师可能根本不看邮箱!另外也需要特别提醒,不是所有学校的专业都有空位,即不一定能够安排导师接受你,所以建议不要一味追求“大佬”级的导师。

我理解的套磁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导师对你的初步考察,二是彼此间相互熟悉了解。前者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的方式先行联系,但不要过于频繁,否则容易引起反感。后者则需要提前打点好一切,包括制作中英文简历、整理各类证明材料、事先熟读导师文献等等,这样在有机会接触时才能胸有成竹。

最后,我想说的是,能拿到保研offer的人其实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保研成功的背后也许有着诸多无奈。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本科期间所能获得的奖项和项目往往不足以支撑其申到理想中的目标院校,而调剂则难免“降低要求”。所以,如果最终未能成功录取,也不用气馁,先认真准备复习其他科目,积极应对考研,未尝不能“逆风翻盘”。

淳于心婷淳于心婷优质答主

在决定申博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心仪的导师。在套磁前,一定要花1-2周去了解导师的最新研究方向和论文实验内容,同时也要找到与导师研究方向契合的自己的研究经验。在套磁信的前1/3处,主要阐述你对该导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了解和看法,同时要体现出你对该课题组研究方向的渴望。在套磁信的中间1/3处,主要陈述你自己的相关研究经验和获得的成绩,这部分需要重点突出和导师研究内容有相关性的经验,其他的可以一笔带过。在套磁信最后的1/3处,可以简单介绍未来自己想在该导师实验室做的工作内容,以及自己可以获得怎么样的提升(这部分需要特别注意不能与导师的grant申请相违背)。

最后,要询问导师现在实验室是否有博士生位置,是否可以给自己一些建议以帮助自己申请理想的博士。一封好的套磁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修改3-5遍以上,不断润色和改进,同时也要找国内导师和师兄师姐帮忙修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