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大学每年有多少博士?
港校的PhD 一般一年招三次,分别于 2 月、9 月和 10 月招生(个别系可能没有 3 月的一轮申请)。 每个系所的招生人数没有具体的信息,不过一般来说,热门的系所招生人数会少些,比如金融、会计之类的,冷门的系所招生就多点,比如语言、法律之类。从总体上来说,港校的 PhD 的录取率要比欧美高校高不少,不过,由于香港高校的 PhD 一般是三年制,如果第三年申到的话就直接开始读,而第一年如果没申上就只能 GAP 一年了;第一年的竞争其实是最激烈的,因为很多人都是奔着一年读完拿硕士学位去的。当然也有部分同学是为了深造而选择在香港进行两年或者三年的 PhD 学习。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港校的 PhD 录取率要比欧美高校高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港校的 PhD 入学门槛低——至少相比于大陆学生来说是这样的。能够拿到港校 PhD offer 的申请者,无一不是综合实力很强的选手! 还是回到正题,以我本人为例,我的硕士成绩在班上是排名靠前的(4+),也参加过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并且做了报告(虽然结果很惨被轰出来了哈哈),还发表了数篇论文(虽然质量都一般),最后拿到了港科大、港中文还有华威大学的 offer.
虽然我的背景在申请港校的过程中已经够用了(毕竟我也是来自“四大”),但是在准备申请材料以及应对面试问题的时候,我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首先在撰写 PS 和简历时,我在突出自己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侧重展示了自身对于所申请专业的热情——因为在申请过程中,导师们往往更希望申请人能够对研究方法以及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成果的展示上。
另外在文书的准备上,我也尽可能多地列出了与所申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经历以及发表的论文,因为这些材料在提交的过程当中是需要填写项目详细情况的,如果能在PS中多提到与专业相关的活动经历,那么在填表的时候就不至于毫无头绪。在面试准备阶段,我针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写了长约十页的解答稿,并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最后果然在面试过程中遇到了大部分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申硕还是申博,认真充分的准备必然是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