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选专业文章?
“大学如何选择专业”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届高考完后选择专业的同学都会纠结得不得了,问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个专业才最靠谱呢? 先给出答案吧: “你未来究竟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其实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注意,这里讨论的择业问题只考虑了狭义的职业选择,即你是否希望毕业后直接开始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如果不太在乎找工作的问题(比如你家有矿、或者你打算出国深造),那么可以忽略我的结论,继续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去选择好了。
接下来谈谈我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 其实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你学的每一个学科,做的所有实验和课程作业都是在为你将来某个具体行业打下最初的基石。可能你当时的初衷是希望在未来能够做与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很难找到和自己本科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
以我为例,我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高中毕业志愿也是填报的这个专业,然而现在所做的和化学相关的工作其实非常少,更多的是和其他专业打配合。因此说“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已经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选择的职业方向”一点儿都没错。 可能有人会问,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鼓励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和转行?
首先,我们所说的“你的专业已经基本上决定了你所选择的职业方向”指的是“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已经为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不是“限定你必须只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
其次,我们的未来并不一定就局限在我们所读的专业之内,说不定你在本专业内混得风生水起之后,又转而投入到其他行业的怀抱中呢!况且很多人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跨考其他专业的,一旦成功,收获的一定会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所以啊,同学们,人生哪有那么多绝对的事情呢!一切都是最优选择咯~
1、按志趣选专业
选专业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爱好,这是选专业时应遵从的第一原则。如果能有机会做一件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将是很幸运的。那么如何在选专业时挖掘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呢?
在报考时,建议大家能够提前进行自我认知,并在填报之前开始了解自己心仪的专业。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报考书籍等进行初步了解,也可与相关专业的师兄师姐深入交流,或亲自到心仪的高校参观体验,获得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再做慎重决定。
从大学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来看,没有“好”与“差”专业的区分。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不断衍生新的就业需求。如果考生对职业方向尚无明确想法,可关注一些当前就业形式良好、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新兴学科或交叉型学科在起步发展时期可能存在师资、就业等方面的不完善,考生应多方考量后选择,避免过于跟风。
目前,很多城市都对“新工科”“新文科”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开放了优惠政策,例如,针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学科人才推出落户、补贴等人才吸引机制。如果考生对此类专业感兴趣且接受度高,也可以根据城市发展计划选择专业。
如果无法确定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方向,可选择一些“学科基础相对扎实、可适应性较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多方向选择余地多的学科专业”。
2、按就业选专业
就业是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专业就业前景是影响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根据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八成应届生表示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形势严峻,招聘岗位减少”,也有四成应届生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是“所学专业不太合心意,需要积累经验”。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可从以下角度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关注专业与行业的关联
了解意向专业的就业去向,并考虑所选专业所对应行业的关联情况,是否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关注专业的区域行业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