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什么条件?
哈佛今年不公开申请数据,我去年申请的时候也找不到具体的数据。我只能从往年经验和你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肯定地说,SAT和托福成绩在哈佛录取因素中占很大分量(和其他常春藤大学一样),而且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这主要是由哈佛的招生目的决定的,因为哈佛希望录取的申请者能很好地适应美国的大学生活。良好的语言能力是适应美国学习模式的重要基础。另外,因为哈佛是私立学校,财力比较宽裕,所以并不像公立大学那样非常看重学生的标化成绩(特别是SAT)。如果你是有志于读博的同学,可能你就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耗在做研究的课题上,而是应该集中精力提高你的GPA、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多做一些志愿者工作等等。这些可以体现你是一个全人(WholePerson)的教育观念会给你加分不少。当然,如果你是美本在读,那GPA和标准化成绩肯定是要保证好的。
对于中国人考生来说,最难的一关是雅思或者托福考不到理想的分数。如果雅思8分或托福100+不是理想的成绩,那么95-96分的成绩就有点危险了;如果是申请MIT这样的名校,建议雅思8.5分以上,托福105+。除了标化成绩之外,中国学生还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多花心思。由于缺乏相关的先天优势(譬如说竞赛啊、夏校啊等等),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只能在课外活动上下功夫了——尽量多做志愿者工作,参与各种社团组织,积极发起并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在这些方面下足工夫。 另外,很多非美本的申请者会在申请时碰到一个问题:因为国内高中采用不同的课程体系,所以申请的标化成绩会比同水平的美本申请人低一些。但是,由于申请者欠缺和美国教育体制相应的背景知识,所以在申请时很难向招生官呈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从而会被视为风险较高的人群。
其实,不管如何努力,中国人的标准化成绩总是比其他国家的学生要低一些——这是由国内的教学体系所决定的。如果要扭转这个情况,中国的申请者只能转换思路:多参与课外活动,在文书创作中突出自己对某项活动的热情以及从中获得的成长经历。通过这些途径来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体会到你在课外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协作精神等,而不仅仅依靠标化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