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一大在哪个城市?
Léonard de Vinci 里昂纳德·达芬奇,就是这位仁兄创造了“里昂一大”这个名词。 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法语原版在这里[1]) 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那些愚蠢的意大利人试图将我对真理的追求归结于某所学院的教条之中……我在里昂受到了极其良好的教育……” 至于为什么里昂这么牛叉,以至于所有的学科都能在这里学到而且教学质量极佳,其原因还是因为达芬奇提到的那个词:教条。
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的教育基本是被教会掌控的,各国教育部长的位置往往是由神职人员来担任的(比如英王亨利八世的教育部长就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红衣主教)。这种局面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学术自由丧失殆尽。
各个大学被分为几个学院,每个学院只允许学几门学科,这些学科被写进所谓“院规”当中由教授向学生们讲授。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学这些指定科目而是自己想研究别的,那么他需要找一些能言善道的神父们做工作(通常这些神父都是某所大学的毕业生),让他们从理论上说服你,并且让校长、教皇等等有权力的人签字同意你才能学习新的学科。
虽然听起来很麻烦,但是毕竟还有一个流程叫做“批准”,也就是说你还是能够找到某个渠道进行申诉以表明自己学习的意愿。这种情况直到新教崛起和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渐改观。
而法国呢,它属于典型的行政力量强大的国家,所以在法国各种僵化的规章制度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尤其是中世纪末期,巴黎的各种文科学校(相当于我们的北大清华)已经拥有非常庞大的学生群体,为了管理这些学生,制定一套完整的学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今天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前身——索邦神学院(巴黎四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