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新加坡狮城?
“狮城”之名,其实来源于梵语(Sanskrit)词“Singapore”的音译。《新加波史话》有言:“新加坡这地名是13世纪来自印度的古斯里兰卡商人和渔民使用的,他们发现这个岛时,岛上到处是野生的狮子,因而把该岛命名为‘狮岛’(Singapura)或‘狮城’(Sinagapur)。” 这种野生狮子,其实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的马来亚狮(Panthera tigris tigris)。在公元5-6世纪时,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入马来半岛和中爪哇岛一带,这些驯服的狮子被带入当地,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马来亚狮的皮毛颜色有黑、白两大类,雌雄同色,性情温和,容易饲养,颇受人们喜爱。它们的栖息地遍布整个东南亚地区——从苏门答腊到泰国北部,经过缅甸、老挝和越南北部,直到中国的云南南部。
到了14世纪左右,这种原产于印度的猫科动物通过海路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人和渔民往来间传进了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新加坡。据记载,马来西亚的婆罗洲(Borneo)和东加里曼丹省(East Kalimantan)也曾出土过一些公元前200年的狮子头骨。在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也有类似的狮子遗骨被发现。 在新加坡,马来亚狮最早于2000多年前在新加坡本地野生动物群落里出现。当时的新加坡还是个岛屿荒野,它们也许是通过海洋或河流穿越南中国海来到这里的。它们主要捕猎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为食。虽然狮子的爪子和牙齿非常厉害,但是它们的猎物主要是那些行动缓慢的野兽,例如河马和大象。由于缺乏天敌,它们在这里很快成为了“森林之王”。 新加坡现存的最后一个天然动物园——裕廊飞禽公园(Jurong Bird Park)就专门展出过这种已濒临灭绝的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