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哪些奇葩企业?
不才,曾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之一,负责海外市场。因位置敏感,不透露具体公司名字和所属行业。 先交代背景,我司是标准的美式体制的大型跨国集团,在北美、欧洲、亚洲都有分公司或办事处。我在亚太区负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
因为澳新两地的办公室都很小(总共不超过十个人),所以部门内部人员关系都比较近,有点大家庭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我得知了一些内部消息,这些可都是未经证实的八卦啊!(声明一下,不管下面的内容多么匪夷所思,都是真实的!)
先讲讲澳方。
1. 老板其实就一个,只不过在澳新这边设立了一个代表处,名义上的领导就是我们区域经理,但实际上我们直接向总部报告。至于为什么设立这样一个代表处,是因为澳新的市场比较敏感,容易中招,所以设一个代表处把市场撇清关系,万一有事也能把脏水泼到别人身上。
2. 老板很变态,曾经自己制作一种复杂的表格用来统计员工每天的发邮件数量和电话数量,并且将之与员工的奖金挂钩。他还喜欢亲自做PPT来给我们讲课。讲到激情之处还会挥舞手臂,扯着脖子喊“我的意思是……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3. 虽然老板变态,但其他高层还是蛮正常的。比如首席财务官(CFO)就很善于调节气氛,记得有一次开年会,他在台上说着笑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4. 公司在澳新地区的业务其实一直亏钱,之所以坚持投资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红利——移民签证。公司的生意其实就是帮助澳洲人(主要是华人群体)申请签证,签成之后公司收服务费;如果签证没批,公司不仅损失服务费还倒贴签证官的钱(据说这是行业内默认的行规,我不知道具体是不是这样,但我听说有些中介会贿赂签证官,而有的中介则要求签证官给个说法,如果签证官故意刁难那就只好赔偿了)。
5. 我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澳新地区的业务已经停滞,但是北美地区的业务却开始飞速增长。我很好奇,因此问我们的美国老板为什么要放弃这里?他的回答令我终生难忘——“这里没什么钱赚了,我打算把业务转移到美国公民可以申请签证的地方去。”——言下之意,其实早在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是美国的地盘了。
再讲讲纽方。
1. 老板是个新西兰人,蛮横暴躁自诩天才,经常对我们大吼大叫骂骂咧咧。最厉害的一次是我们正在开会,他忽然冲进来把我们全都斥责一顿,理由是我们在会上没有提出建设性意见。
2. 同样由于老板的原因,这个小小的分公司内派系林立,明争暗斗。
3. 和澳方不同,纽方的业务主要来自于移民签证和留学咨询。因为客户群体的不同,对销售的要求更加严苛,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记得有一个项目,因为需要审批的环节太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我被客户骂得狗血淋头。